AI 四部曲课程圆满结束
大同韩新学院于六月的“韩新讲堂”邀请了马来亚大学电脑科学与资讯工艺学院软件工程系的周添健教授开讲“AI 四部曲:人类与技术发展启示录”。周教授在第一堂课向各位学员分享了AI的主要阶段,即逻辑主义(1950s~1960s)、专家系统(1970s~1980s)、机器学习(1980s~2000s)、深度学习(2010s~)以及生成式 AI多模态智能(2020s~)。不同阶段的人工智能可分为三个主要学派,符号主义 (Symbolism)、联结主义 (Connectionism)以及演化主义 (Evolutionism)。
他指出,1956年的夏季人工智能研究计划让人工智能成为独立学科的起点。
接着在第二堂课中,是有关技术层面的解说。大语言模型是非常大型、非常深层、专门用于处理自然语言的人工神经网络。人类大量使用 AI 内容回灌给 AI 模型,导致模型自我循环、信息退化、多样性减少,从而引发模型坍塌(model collapse)现象。
大语言模型也有其问题所在,使用参数量越多,则需要更长训练时间,更高碳排放和电费以及每次调用就越贵。
周教授也分享了一些警惕 AI 的研究和报告,并指出大语言模型的统计模型没法完全复制人类的所有功能。
最后一堂课中,周教授从人文视角切入科技议题,提出日常生活中的 AI 场景,让学员讨论AI是否减轻了人类的工作、AI的隐私与资讯安全、伦理与信任等议题。